这些人击败古代赫赫有名的无当飞军,兴奋不已。
“无当飞军,不过如此。”
“只要兵力足够,照样能击败无当飞军。”
“我们老营兵,不见得比无当飞军要差。大家都是人,又为何要怕了无当飞军?”
“等攻下长安,我们可以分得更多田地,到时候日子比现在还要滋润许多。”
“追随大王,誓死不悔!”
在马坊镇停留的这伙兵马,聚集在篝火边,大口吃肉喝酒,畅快淋漓。
主将不忘部署兵马戒备。
骑兵小队在树林中巡逻。
突然,树枝上有数人跳下,落在马背上,制服这几个骑兵!
“不要出声,否则杀无赦!”
这几个身披白衣白袍的刺客,挟持数个敌兵,消失在风雪之中。
张华从宋朝的皇城司、明朝的锦衣卫,挑选出其中精锐,作为细作,探查各方势力之虚实。
位于北边高原的势力进入张华的视线之后,这批精锐细作,立即动身,搜查情报。
几个被俘虏的骑兵被带至一处山洞,分开审讯。
如果结果不一致,说明有人撒谎。
这是审讯的常用技巧了。
“我们乃是大顺军,闯王的部下!”
“闯王!”
来自明末的锦衣卫身躯一震,对这个称呼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。
闯王李自成,明末起义军首领,真正灭亡明朝之人!
如果不是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,勾结多尔衮的清军入关,或许李自成可以开启下一个封建王朝。
“嘶……”
锦衣卫头皮发麻,没想到占据北边山地的会是闯王李自成。
“李自成的主城何在?”
“米、米脂寨……”
“这是李自成出生的地方,他对此地熟悉的不得了。在此地与之交战,必败无疑。”
晚明的锦衣卫对李自成了解很深,连李自成的出生地都一清二楚。
“人口多少?兵马多少?”
“我们这些大头兵,实在是不清楚……”
锦衣卫、皇城司又拷问了一些情报,这才放走这几个骑兵。
“竟然是闯王李自成。此人骁勇顽强,手底下也有几员猛将,我们赶紧回去禀报主公。”
这一小队细作在查明击败王平的势力的身份之后,立即回程,告知张华这个可能会引起地震的消息。
三原镇,张华招来纵横家苏代,安排苏代出使。
苏代作为纵横家,精通话术,拥有一定影响他人的力量。
“你的任务是前去咸阳镇游说,阻止秦孝公与唐玄宗结盟。想必你也知道,一旦秦孝公与唐玄宗连横,我的处境堪忧。”
张华将一个艰巨的任务交给苏代。
“秦孝公与唐玄宗麾下,均有能人,如商鞅、姚崇等人,皆可破我的话术。我不能胜任。”
苏代却摇头,承认做不到。
商鞅、姚崇这些文臣,无不是精明之辈,有很大概率识破苏代前来游说的用意。
“正所谓远交近攻,可拉拢秦川一些远离我方,但实力不算强大的势力,可破秦、唐同盟。”
苏代提出了替代方案。
既然无法游说唐玄宗和秦孝公两个精明的人物,苏代退而求次,拉拢各个大势力之间的小势力,让这些势力与张华合作。
“那么就有劳先生了。”
张华见苏代愿意出使一些中小势力,合纵连横,于是同意苏代的方案。
不论如何,只要苏代能够拉来盟友站队自己这一边,那么苏代就有价值,没有白养这个门客。
苏代准备离开张华势力,前去游说有些兵力,但不足以与唐玄宗、秦孝公相互抗衡的中小势力。
在苏代准备出使时,前去探查北边山区势力的细作回来,带回北边山区势力的情报。
“闯王李自成?”
张华得知北边山区势力的情报,心底一惊。
闯王李自成应该是古代数一数二的农民军首领了。
杀牛羊,备酒浆,开了城门迎闯王,闯王来时不纳粮。
李自成的农民军推翻明朝,而且没有被豪强窃取成果,只是败于清军的铁蹄之下。
如果张华记得不错,李自成正是出生在黄土高原的枭雄,对当地的地形再熟悉不过,贸然派兵进入山谷沟壑与李自成交战,有可能会全军覆没。
从王平的无当飞军进入山地,却被李自成击败,险些全军覆没来看,李自成在那样的地形作战,优势太大。
李自成似乎是建立大顺之后才穿越过来,因此他的势力自称为“大顺”,击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强敌,霸占这些地方,还击败王平前去收取村寨的兵马,获得十余万人口。
明末的锦衣卫说道:“小人曾经接触过流寇李自成的档案,此人有大将刘宗敏,谋士李岩、宋献策等人,实力不弱。而且李自成意志顽强,屡败屡战,越战越强,他的手下有一支老营兵,是一路跟随李自成,不离不弃,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卒,请主公一定要注意这支兵马。”
“老营兵……”
张华对李自成这支精锐也有所耳闻。
李自成起兵以来,多次被明军击败,但越战越强,活下来的一批农民军,对李自成不离不弃,成为李自成的嫡系兵马,被一些人称为老营兵。
这支兵马来到这个世界,可能会变为高阶兵种,依然是李自成的嫡系。
“召廖化来关中,与王平镇守山谷出口,抵御李自成的兵锋。”
“令蒯祥在北边修筑四座普通坞堡,一座乞活军坞堡。”
张华调来擅长山战的王平和廖化二人,又令工匠在北边建造坞堡。
当前张华没有余力和意志顽强的李自成拉扯。m.xbiqiku.com
如果无法彻底打垮李自成,李自成会一次次东山再起。
与李自成的大顺势力开战,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最重要的原因,还是因为李自成占领的地盘不如关中平原肥沃。
最肥沃的地方还是唐玄宗和秦孝公、曹真占领的渭水流域。
这也是最佳的种田之地。
“另外,你们设法离间李自成的部将。李自成的部下多数是不识字的粗人,可以同患难,不能共富贵。”
张华想了想,又安排细作使用离间计,离间李自成的一些部将,让他们与李自成离心离德。
“是。”
皇城司和锦衣卫组成的细作,继续对李自成势力进行破坏。
只是这次的破坏并非是暗杀或者套取情报,而是离间。
苏代在一队兵马的护卫下,离开三原镇,马车向关中平原其他势力的地盘行驶。
纵横家开始活跃在这个乱世。
战国时期,之所以会出现张仪、苏秦这些赫赫有名的纵横家,正是因为几个王国长期对峙,需要有人打破僵局。
关中几个大势力并立,类似战国,于是纵横家又开始活跃。
不少纵横家乘坐马车,来往于各个势力,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长安镇,唐玄宗接见一个纵横家的人物,受到其话术影响。
“张华败袁术,灭刘渊,斩安禄山,雄踞河洛、华阴、临晋、三原之地,拥兵二十万,有良将千员,兵强马壮。”
“张华位于北,陛下位于南,一旦大举进攻,陛下的十万唐军难以防守,长安镇将不再归陛下所有,甚至陛下会成为其俘虏。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事情。”
这个纵横家忧心忡忡,话术天赋发挥效果,对唐玄宗产生影响。
唐玄宗不经意间,眉头微微紧皱,似乎已经感受到张华带来的压迫感。
攻守易势,唐玄宗的秦川大唐已经不是秦川霸主,而进入关中的张华成为新的秦川霸主。
唐玄宗作为一个骄傲的皇帝,对这样的改变,内心充满不甘,因此轻易被纵横家调动情绪。
“咳咳……”
一旁的老臣姚崇作为旁观者,耳目清明,没有被纵横家的话术影响。
而且,姚崇一声轻咳,让唐玄宗稍微冷静下来。
不过,姚崇没有出言反对这个纵横家。
他想要看看对方的意图。
如果对方的意图符合己方的利益,姚崇也没有理由打断对方的话。
各个诸侯对待纵横家的态度也相当暧昧,属于相互利用的关系。
一切以利益至上。
唐玄宗盯着这个纵横家:“朕知道张华威胁甚大,你认为该如何破局?”
那人答道:“咸阳镇的秦孝公,有十万秦军,兵多将广。若是与秦孝公结盟,陛下的十万唐军,加上秦孝公的十万秦军,与张华抗衡,又有何难?最坏的情况,莫过于无法攻灭张华,但张华想必也不敢拿陛下如何吧?这样一来,陛下便可以高枕无忧了。”
唐玄宗有能力发动政变,精通人情世故,很快明白对方的用意:“你是前来游说我与秦孝公结盟?”
那人也不狡辩,而是坦诚说道:“不错。秦孝公与陛下有一样的忧虑。无论秦,还是唐,都无法单独面对夏,唯一的取胜之道,就是结盟。”
唐玄宗沉吟道:“你是秦孝公的人?”
“在下确实受到秦孝公所托,欲与陛下结成秦晋之好。公子扶苏可以与大唐公主联姻,巩固同盟,攻灭张华。”
“……”
唐玄宗托腮,似乎在心里权衡其中的利弊。
与秦孝公结盟,有利有弊。
上次与张华结盟,消灭安禄山,结果让张华成为新的霸主。
如果这次与秦孝公结盟,消灭张华,那么保不准秦孝公会取代张华,成为又一个霸主。
在蒙恬投靠秦孝公时,秦孝公还是一个人口三十万的势力,但这段时间,秦孝公一直在暗中发展,壮大势力,现在人口已经百万。
唐玄宗在秦孝公身上看到了张华的影子。
秦孝公是一个比较有名的秦国君主,著名的商鞅变法就是发生在秦孝公期间,几乎奠定了秦国将来的霸权。
唐玄宗对秦孝公的戒备程度,仅次于因为尧山大战击败十万燕军而威望暴涨的张华。
纵横家似乎看出了唐玄宗的顾忌,继续游说:“秦、唐结盟,攻灭张华,秦孝公有希望壮大,但陛下也有机会。我们可以提前划分将来的势力范围,平分张华的领地和人口。因此陛下不用担心秦孝公会成为第二个张华。到时候,各凭实力,逐鹿关中。”
“朕素闻公子扶苏的名声,可以联姻,共同抵御夏军。”
唐玄宗思忖一会,最终同意下来。
公子扶苏的名声,不仅在当时显赫,而且在后世的君王之中,也认为公子扶苏是贤能,因此唐玄宗同意秦孝公的联姻请求。
以后击败秦孝公,还有可能吸收秦孝公的班底。
“那么我们详加约定盟约的详细内容,以及迎亲的时间。到时候,秦孝公会派出一队兵马,来到双方边境迎亲。”
秦孝公派来的使节见目的已经达到,露出欣慰的表情。
姚崇还是没有站出来反对。
唐军因为安禄山的缘故,元气大伤,无法独力抗衡夏军,如果不与秦孝公结盟,那么下一刻被灭掉的势力就是大唐了。
只是付出一个公主的代价,就可以稳固同盟,这笔买卖很是划算。
这就是古代公主的可悲之处,完全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。
即使是身为父皇的唐玄宗,也将女儿看作是一种政治资源。
反正公主都是要出嫁,那为何不嫁给一个同地位,又对政治有帮助的人物呢?
这就是政治联姻的目的。
黄河以北,孙策带兵八万,开始向华北平原腹地扩张。
然而,孙策遇到了强敌,对方发动十万大军,营地延绵十余里,旌旗蔽空,为首的主公意气风发,身边两员虎背熊腰的猛将霸气凛然,不可一世。
孙策带着太史慈、董袭等猛将出阵,与对方十万大军对峙。
双方剑拔弩张,杀气腾腾。
朱治、吕范两员忠臣跟随在孙策左右,望见对方军阵森严,不禁感慨:“没想到会在此地遇到四世三公的袁本初,颜良、文丑二将就在袁绍左右,主公不可轻视。”
孙策豪情壮志:“之前没能有机会与袁绍交锋,此次我孙伯符要打趴袁本初!” 昏暗山崖洞顶,水滴滴答答砸在灰黑岩石上,经年累月形成一道凹坑。
岩石旁坐着一人,身穿玄色长袍,闭眼盘腿坐在石头上,双手交叠朝上。
——六合之内,四海经游,所生所筑,其形基成。
‘滴答’
水珠才刚刚砸在浅浅凹水坑中,声音在空旷安静山洞内被放大,悠长清脆。这时又一滴水珠在洞顶聚拢成形,停顿片刻,垂直降落,眼看着要再次砸下,旁边的人骤然伸出手,接住那滴水珠。
冰凉水珠落在掌心中,叶素睁开双眼:她终于筑基成功,在穿越过来的第十年。
十年筑基,叶素很满足。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毕竟她所在的千机门穷得叮当响,连续五百年荣获修真界最穷门派之称,无一宗门能超越。整个千机门只剩一条细细的灵脉,灵气少的可怜。为了修炼,千机门弟子不得不常年去别的门派蹭灵气,这一蹭就是几百年。
五百年前千机门炼器一出,谁与争锋,五百年后,千机门打秋风‘名震’修真界。
穷是真的穷,丢人也是真的丢人。
要说起五百年以前,千机门那可是天才辈出,每炼出来一把武器都能引起各大宗门疯狂抢夺,就算是两派四宗见到千机门的人,也要客气十分。
不过……这天才太多了点,导致炼器炼到最后,一不小心把自己门派的灵脉全吸得干干净净,只剩下偏峰一条细的没人要,差点被忘记的灵脉。加上没有善经营的人才,门派突然断层,辉煌数代的千机门就这么没落了,从此走上打秋风之路。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叶素的师父是千机门的掌门,听着光荣,但掌门这一峰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,每年分得的都只是些低级杂丹灵石,好材料全部分给了金顶峰的杨长老。
这位杨长老和无音宗掌门双修,长住在无音宗,总会带上他的弟子过去,千机门其他峰的弟子就会用各种借口去找杨长老的弟子,多少能蹭点灵气修炼。
所以掌门为了这些弟子,主动将好材料让给杨长老,虽然这点东西对方也看不太上。
叶素起身,走出山洞,周身忽然起了一道浅金色屏障,这才慢悠悠越过山洞口水帘。她从一条小瀑布内翻下来,脚步轻点岩石,刚要往九玄峰去,忽然听到前面有声音,便顿住脚步,往旁边落石躲去。
“路哥哥,我筑基成功了!”一道轻甜天真的声音传来。
叶素不由挑眉,她沉迷修炼,差点忘记今天也是女主筑基成功的时间。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是的,叶素不光穿越了,她还是穿书大军中的一员。
叶素不常看小说,那本书是当时研究所的师妹硬塞给她的:“师姐,这里面有个配角和你名字一模一样,建议全文背诵,以防穿越。”
叶素不爱看小说,只是研究所等数据实在乏味,她随手拿起来翻了一遍,发现全文她的名字只出现了两次,开篇出场一次,后期千机门被男二灭门时,站出来挡在掌门面前一次,结果被魔族打的神魂俱灭。wwω.ЪiqíΚù.ИěT
然后……她一觉醒来就成了书中的叶素。
笔趣库为你提供最快的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更新,第一百五十二章 闯王李自成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xbiqiku.net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