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库>其它小说>知否笑长歌>第374章 最后一题
  第374章最后一题

  经义和诗赋对于李安来说都算不上难,因此前六天李安的精神非常好。

  就是连续几天没人说话,考舍又非常小,活动不开,让人难免有些烦躁。

  不过李安有县试和乡试的磨练,很快把心态调整了过来。

  考舍并不保暖,晚上冷飕飕的,李安准备充足,加上有明兰送的护膝,倒也不难过。

  这日一早,李安睡醒后,用清水漱了漱口,在用湿帕子擦了擦脸,彻底清醒了过来。

  活动了一下身子,吃了点东西,李安把笔墨准备好,等待最后策论的开始。

 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,策论的考题也公布了。

  李安一边听一边写,当题目抄录下来,看着策论题眉头微皱。

  “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,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;齐桓专任管仲而霸,燕哙专任子之而败,事同而功异,何也?”就是这次会试的策论题。

  这一点从神宗变法就能看得出来,神宗皇帝支持力度大,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,内部争斗便的更加剧烈。

  前面的例子说的是君主独断,后面的则是在用臣子上。

  李安猜测莫非官家对当年新政失败耿耿于怀,想通过这次会试,寻找他想要的答案?

  如今官家身体状况不好,又没有子嗣,别的东西好像他也不在意了。

  看似好像没有什么意义,但是谁出的题,关系到答题的侧重点。

  毕竟会试的文章,官家可是会抽阅的。

  若是当初官家坚持下去,新政其实也不一定会成功,反而会加剧内部矛盾。

  若是题目真是官家出的,那么这道题目就可以理解为,官家在问当初新政失败,到底是他的问题,还是臣子的问题。

  事实上,自古以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,后人以功过论古人。

  以如今的局势,官家怕是无心理会这些。

  简单来说,主考官可以借着科举出题,把附和自己心意的文章,送到官家面前,借以影响官家的一些想法和决定。

  意思是:晋武帝司马炎独断而灭吴统一天下,前秦苻坚独断而淝水之战失利亡国,齐桓公任用管仲而称霸,燕王哙任用子之而导致燕国大乱,一样的方法而结果不同,为什么呢?

  若是官家出的题,那就有些耐人寻味了。

  李安思索了一下如今的局势,觉得是主考官出题的可能性不大。

  这次的主考官是大相公韩章,以如今的局势,出这样的题目,意义不大。

  若是官家出的,答题的侧重点要偏向皇帝独断,若是主考官出的,则偏向用人。

  主考官出题,其实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张。

  李安没有基于答题,而是思考这道题是谁出的,用意是什么。

  想要通过这次会试,来解开自己的心结,倒也有可能。

  会试不好押题的地方就在这里,不确定题目究竟是主考官出的还是官家出的。

  这道题目不难理解,简单来说就是专制的优劣。

  其实在李安看来,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如果。

  看着有些矛盾,其实并不矛盾。

  一件事,在当时人看是以成败而论,后人却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功过来论。

  这一点在王安石的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。

  王安石变法,被有心人利用,天下百姓并没有得到好处,反而被剥削的更狠。筆趣庫

  等他致仕回乡,发现民间百姓都在骂他。

  这也是后人对王安石贬褒不一的原因。

  而且同样一件事,由不同的人去做,产生的结果不同,得到的结果也不同。

  历史上隋炀帝干过的事情,仔细对比一下,会发现,大多数李世民也做过。

  但是两人一个是千古一帝,一个有名的昏君。

  所以光以如果假设来分析一件事,根本没有任何意义。

  不过在答题时肯定不能这么去说。

  要想成绩好,既不能毫无新意,又要符合官家的心思。

  若只是从当初的新政来看无疑是官家坑了范仲淹。

  毕竟改革变法最开始是官家主动提出来的,范仲淹他们只是执行者。

  结果官家把他们给卖了。

  以当时的情况,哪怕扛不住压力,加上新政弊端很多,需要叫停,也该保住范仲淹等人才是。

  结果范仲淹等人都被贬了,虽说史书上说的是自请。

  但是在李安看来,历史并不是完全可信的。

  像范仲淹那种人物,怎么可能因为一次失败,就心灰意冷的放弃了。

  之所以自请,很有可能是官家的态度让他心灰意冷。

 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,新政失败确实不完全怪官家,但是在对待范仲淹等人上,他表现的过于凉薄了。

  李安思虑许久,提笔写了起来。

  在李安看来,官家想要的答案,无非是新政失败,责任不在他。

  而且责任也不能在范仲淹等人身上。

  不然他完全可以抹黑范仲淹等人,没必要为此耿耿于怀了。

  因此李安在答题的时候,侧重点放在当时的局势上。

  晋朝灭吴能统一天下,和当时的局势有关,那时候吴国内部混乱,君主昏庸,人才凋零,才有了灭吴的机会。

  而淝水之战的结果也是局势,当时前秦连年征战内部非常混乱,并没有把灭掉的势力完全消化掉,就急于想要统一男方。

  其实就是在告诉官家,当初失败不怪你,是因为局势不合适。

  至于后面的也简单了,从用人上方面来答。

  引用了历史上一些善于用人的例子,和一些重用奸臣的例子。

  光是如此肯定不行,若是这样,好像在把责任往臣子身上推。

  李安可以做到为了功名,违心的答题,但是却做不到去抹黑范仲淹那样的人物。

  在最后,李安引用了一些历史上的例子,主要是为了表明一个观点。

  用良臣,即便有些事情失败了,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和动荡。

  简单来说,就是在告诉官家,当初变法失败,责任并不在于官家也不在范仲淹他们身上。

  是局势的问题,正是官家用了范仲淹他们这些能臣,在新政失败后,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动荡。

  写完后,李安停笔检查了一下。

  这只能算是文章大纲,需要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,进行增补删减。

  用了两天时间,李安把定稿的文章抄录了一遍,检查没有错误的地方,便写上名字,呼了一口气。

  如今会试虽然还有一天时间,但是对于李安来说,其实已经结束了。 昏暗山崖洞顶,水滴滴答答砸在灰黑岩石上,经年累月形成一道凹坑。

  岩石旁坐着一人,身穿玄色长袍,闭眼盘腿坐在石头上,双手交叠朝上。

  ——六合之内,四海经游,所生所筑,其形基成。

  ‘滴答’

  水珠才刚刚砸在浅浅凹水坑中,声音在空旷安静山洞内被放大,悠长清脆。这时又一滴水珠在洞顶聚拢成形,停顿片刻,垂直降落,眼看着要再次砸下,旁边的人骤然伸出手,接住那滴水珠。

  冰凉水珠落在掌心中,叶素睁开双眼:她终于筑基成功,在穿越过来的第十年。

  十年筑基,叶素很满足。

 
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 毕竟她所在的千机门穷得叮当响,连续五百年荣获修真界最穷门派之称,无一宗门能超越。整个千机门只剩一条细细的灵脉,灵气少的可怜。为了修炼,千机门弟子不得不常年去别的门派蹭灵气,这一蹭就是几百年。

  五百年前千机门炼器一出,谁与争锋,五百年后,千机门打秋风‘名震’修真界。

  穷是真的穷,丢人也是真的丢人。

  要说起五百年以前,千机门那可是天才辈出,每炼出来一把武器都能引起各大宗门疯狂抢夺,就算是两派四宗见到千机门的人,也要客气十分。

  不过……这天才太多了点,导致炼器炼到最后,一不小心把自己门派的灵脉全吸得干干净净,只剩下偏峰一条细的没人要,差点被忘记的灵脉。加上没有善经营的人才,门派突然断层,辉煌数代的千机门就这么没落了,从此走上打秋风之路。

 
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
 叶素的师父是千机门的掌门,听着光荣,但掌门这一峰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,每年分得的都只是些低级杂丹灵石,好材料全部分给了金顶峰的杨长老。

  这位杨长老和无音宗掌门双修,长住在无音宗,总会带上他的弟子过去,千机门其他峰的弟子就会用各种借口去找杨长老的弟子,多少能蹭点灵气修炼。

  所以掌门为了这些弟子,主动将好材料让给杨长老,虽然这点东西对方也看不太上。

  叶素起身,走出山洞,周身忽然起了一道浅金色屏障,这才慢悠悠越过山洞口水帘。她从一条小瀑布内翻下来,脚步轻点岩石,刚要往九玄峰去,忽然听到前面有声音,便顿住脚步,往旁边落石躲去。

  “路哥哥,我筑基成功了!”一道轻甜天真的声音传来。

  叶素不由挑眉,她沉迷修炼,差点忘记今天也是女主筑基成功的时间。

 
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 是的,叶素不光穿越了,她还是穿书大军中的一员。

  叶素不常看小说,那本书是当时研究所的师妹硬塞给她的:“师姐,这里面有个配角和你名字一模一样,建议全文背诵,以防穿越。”

  叶素不爱看小说,只是研究所等数据实在乏味,她随手拿起来翻了一遍,发现全文她的名字只出现了两次,开篇出场一次,后期千机门被男二灭门时,站出来挡在掌门面前一次,结果被魔族打的神魂俱灭。wwω.ЪiqíΚù.ИěT

  然后……她一觉醒来就成了书中的叶素。

  笔趣库为你提供最快的知否笑长歌更新,第374章 最后一题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xbiqiku.net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